网站导航

暂无评分

去评分 >

安身与立命:东方教会在华宣教史(简)

HK$120.00 HK$84.00(RM47.35)
(支持多种货币结算,可在导航栏中切换参考货币)

作 者 :

出版社 :

其他语言版本 :

本书纸质版 :

暂未供应
购买电子书 赠送

【荣获第三十一届汤清基督教文艺奖(神学著作组推荐奖)】 

人的良心本知道何为善恶,但在善恶间挣扎时,往往为恶所胜。要彻底解决人性带来的问题,就得认真寻找人的意义,追溯人的真正来源,在人的源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源头的关系,才能知道如何行事为人,而找到安身与立命之处。 

本书研究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之课题,以孟子的安身与立命说为参考,研究唐、元两代东方教会宣教士与儒、道、佛三教的教导,得出“人”在中国传统的定义与各种诠释和应用,也具体而微地剖析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互动的过程。本书也开启景教研究新的视野与方向,对于基督教第一次、第二次在华传布的历史有详实精彩的整理。  

   

【作者简介】   

朱心然博士,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获历史学士、教会历史硕士及历史博士学位,著有Wu Leichuan: A Confucian-Christian in Republican China. (New York: Peter Lang, 1995)一书。

编者语 

致谢 

自序 

第一章 早期基督教之发展 

壹、前言 

贰、东方教会 

叁、基督教与希腊文化 

一、希腊哲学 

二、逻各斯 

三、保罗与希腊文化 

四、希腊神学家 

肆、基督教与拉丁文化 

一、拉丁神学家 

伍、叙利亚基督教 

一、早期叙利亚神学思想 

二、叙利亚神学家 

三、安提阿学派 

陆、结语 

第二章 聂斯托里争论 

壹、前言 

贰、早期基督论的争议 

一、亚流主义 

二、亚他纳修的正统 

三、亚波林纳里主义 

叁、聂斯托里与西利尔的争辩 

一、君士坦丁堡的聂斯托里 

二、亚历山大的西利尔 

三、争辩的开始 

四、以弗所大公会议(公元431年) 

肆、基督论差异 

一、“实体”:“hypostasis”、“parsopa”或“prosopon” 

二、属性相通(communicatio idiomatum

伍、一性论的发展 

一、君士坦丁堡长老优提克 

二、圣良的指示 

三、以弗所(贼窝)会议 

四、迦克墩大公会议 

陆、东罗马帝国政策 

一、季诺的《合一文告》 

二、游士丁放弃《合一文告》政策与逼迫一性论者 

三、游士丁尼与“三章”诏令 

柒、结语 

第三章 东方教会 

壹、前言 

贰、组织东方教会 

叁、基督论立场 

一、回应《合一文告》 

二、回应游士丁尼的“三章”诏令 

肆、神学教育 

一、伊得撒波斯人学校 

二、尼斯比学校 

三、新学校的成立 

伍、波斯基督徒:一性论、二性论及正统派 

一、一性论嫌疑:尼斯比学校的赫那拿监督 

二、一性论者的挑战 

三、柯士罗二世与东方教会的轇轕 

四、公开辩论会:二性论与一性论 

陆、“公元612年会议” 

一、亚伯拉罕大德修道院院长巴韦 

二、辩论会 

柒、东方教会的增长

一、修道主义的复兴 

二、宣教 

捌、伊斯兰政权 

一、宗教政策 

玖、伊儿汗国 

一、政教关系 

二、逼迫基督徒 

拾、教会分裂:迦勒底教会 

拾壹、奥图曼帝国 

一、“亚述人” 

拾贰、教会再分裂:古使徒大公东方教会 

拾叁、东方教会新名称:圣使徒大公亚述东方教会 

拾肆、结语 

第四章 中国宗教思想:儒、道、佛 

壹、前言 

贰、中国人宇宙观 

一、天、上帝 

二、阴阳、五行 

三、形而上的道 

叁、儒家哲学 

一、天 

二、道 

三、人 

四、圣人、君子 

五、人性讨论 

肆、独尊儒学 

伍、道家:老、庄哲学 

一、老子 

二、庄子 

陆、新道家 

柒、道教 

一、葛洪 

二、陶弘景 

三、楼观派 

四、人与修炼:外丹、内丹 

五、五戒 

捌、佛教 

一、宇宙、人 

二、“四圣谛” 

三、“十二因缘” 

四、修行 

玖、大乘佛教 

一、中观学派 

二、瑜伽行派 

拾、翻译佛教经典 

一、格义 

二、翻译名家 

拾壹、《心经》与《金刚经》 

一、《心经》 

二、《金刚经》 

拾贰、佛教的发展 

拾叁、结语 

第五章 唐代宗教:佛教的冲击 

壹、前言 

贰、道、佛管理 

叁、佛教与朝廷 

肆、中国佛教 

一、三论宗 

二、唯识宗 

三、天台宗 

四、华严宗 

五、禅宗 

六、净土宗 

伍、佛教在民间 

陆、会昌灭佛 

柒、道教与朝廷 

捌、佛化道教 

一、重玄派:道体 

二、修道:定心修性 

三、清静 

四、司马承祯的《坐忘论》 

玖、唐代儒家 

一、儒、道融合 

拾、“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拾壹、士大夫信佛 

一、梁肃 

二、刘禹锡 

三、柳宗元 

拾贰、诗人与佛教 

一、陈子昂 

二、王维 

三、白居易 

拾叁、复兴儒家 

一、韩愈 

二、李翱 

拾肆、结语 

第六章 唐代宣教:《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壹、前言 

贰、《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一、作者景净 

二、内容 

叁、大秦景教名称 

一、大秦 

二、景教 

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教义教导 

一、三一之道 

二、创造 

三、人及人的堕落 

四、人的拯救 

五、景教功用 

伍、教士生活 

陆、信徒 

柒、政教关系 

一、宗教开放政策 

二、服务朝廷 

捌、道、佛反景教运动 

玖、景教与吕祖道教 

拾、会昌灭佛与景教 

拾壹、结语 

第七章 唐代景教汉语著作 

壹、前言 

贰、敦煌窟景教作品 

叁、写作与翻译问题 

一、道、佛字眼 

二、三一神的翻译 

肆、景教经籍 

一、《一神论》 

二、《序听迷诗所经》 

三、《志玄安乐经》 

四、《大秦景教宣元本经》 

五、《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 

六、《尊经》 

七、《三威蒙度赞》 

八、《大圣通真归法赞》 

伍、结语 

第八章 元代中国社会 

壹、前言 

贰、蒙古帝国 

一、伊儿汗国 

二、元帝国 

叁、“色目人”:畏兀儿人 

一、畏兀儿人与蒙古人 

二、蒙古畏兀字 

肆、宗教 

一、萨满教 

二、佛教 

三、道教 

伍、道、佛冲突 

陆、宗教管理政策 

一、佛教管理 

二、道教管理 

三、也里可温管理 

四、伊斯兰教管理 

五、宗教教士优待 

柒、元朝帝国与儒家 

一、耶律楚材与儒户 

二、忽必烈行汉法 

三、刘秉忠 

四、早期儒家学者 

五、孔子及孔门封号 

六、科举考试 

七、汉人精英分子 

捌、结语 

第九章 元代中国思想 

壹、前言 

贰、佛教 

一、智圆 

二、契嵩 

叁、道教 

一、三教合一、内丹 

肆、宋代儒家与佛教 

伍、宋代理学 

一、理学家与道、佛 

陆、理学家 

一、周敦颐 

二、张载 

三、二程 

四、朱熹 

五、陆九渊 

柒、朱熹与陆九渊 

一、辩论格物 

二、讲解“义利之辨” 

捌、《四书》 

玖、元代理学家 

一、许衡 

拾、结语 

第十章 元代基督教 

壹、前言 

贰、蒙古大汗对基督教态度 

一、贵由汗 

二、蒙哥汗 

三、元世祖忽必烈 

叁、中国的东方教会基督徒 

一、也里可温 

二、外族也里可温 

肆、也里可温及十字寺的分布 

伍、东方教会主教长雅巴阿罗诃三世及巡锡总监扫马老师 

一、巴扫马 

二、马可 

三、巴格达 

陆、扫马老师特使访欧 

一、见法国、英国国王 

二、在梵蒂冈 

三、教宗信件 

柒、东方教会的反应 

一、《基督教真理中的珍珠》 

捌、房山县三盆山十字寺的崇圣院 

玖、也里可温在中国 

一、政教关系 

二、也里可温滥用特权 

三、也里可温与罗马大公教会宣教士 

拾、也里可温遗物 

一、叙利亚文《前后唱咏歌》古抄本 

拾壹、结语 

第十一章 总结 

参考书目 

索引 

地中海世界示意图 

安提阿↔长安丝绸之路示意图

ESIN:B11815513118

出版时间:2024

电子书格式:流式ePub

语言文字:简体中文

字数:293 千字

听书功能:支持

纸书页码查看:不支持

    谈谈本书,使他人受益

    查看更多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