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暂无评分

去评分 >

末世的启示:如何解读《启示录》的象征与意涵(简)

HK$186.00 HK$102.30(¥96.90)
(支持多种货币结算,可在导航栏中切换参考货币)

作 者 :

出版社 :

其他语言版本 :

本书纸质版 :

暂未供应
购买电子书 赠送

启示录是新约圣经中最令人困惑、也最具争议的一卷书。许多人在阅读启示录时感到困难,原因在于书中充满了复杂的异象、神秘的数字,以及多种互相矛盾的解释。对于每一个异象和数字的具体意义,古今中外,解释者各持己见,这使启示录成为了圣经中最难以理解的其中一个部份。 启示录以一连串象征性的异象开展,这些异象在基督教历史上一直是解经学者、神学家和信徒争论的焦点。书中的异象有时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难以用单一的、明确的方式来解释。举例来说,启示录中的七印、七号和七碗描述了末日审判的惩罚,这些异象充满了超自然和象征性图像,让人无法轻易明了。另一个例子是启示录第十一章中的两个见证人,他们身穿着麻衣传道,被兽杀害,却在三天半后复活。这段经文中充满了象征性的人物和事件,让读者不禁困惑,两个见证人代表了谁?他们的死与复活又有何寓意?此外,启示录第十二章中的妇人和龙以及第十三章中的两个兽也同样充满神秘色彩。这些异象经常引发不同的解释。 

本书将带领读者以整体性角度来探讨启示录。本书不仅会仔细研究每一个异象和数字的具体意义,还会理解这些异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组成一个整体性的结构。借着这种全面的探讨,希望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神通过启示录向教会所要传达的信息。虽然启示录充满了奥秘,并且我们承认自己对其中内容的理解有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从中获得启发。通过研究启示录的历史背景、当时的文化环境,以及经文中的旧约典故,我们可以尝试解释约翰所见的异象,并在此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这卷书的核心信息,并反思启示录信息对现代信仰生活的意义。 

 

【作者简介】 

徐大生出生于台湾,在中学时期于美国洛杉矶信主并受洗。他毕业于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获得电机工程博士学位,随后在北美高科技研发界中工作十多年。2008年初,他蒙召辞去工作,全时间接受神学装备,并于2010年取得加州威敏斯特神学院(Westminster Seminary California)圣经研究硕士学位。2013年底,他从金门浸信会神学院(现名 Gateway Seminary)获得神学博士学位,主修新约研究。自2014年起,徐教授在北美中华福音神学院担任新约专任教授,主授新约书卷、新约神学及希腊文,并兼任教务部主任。2018年按牧后,徐牧师在圣地亚哥主恩堂义务担任教导事工牧师。

作者简介 

刘序 

赖序 

自序 

1 导论 

1.1 启示录释经 

1.2 启示录释经史 

1.2.1 启示录释经法 

1.2.2 启示录释经原则 

1.3 启示录背景 

1.3.1 作者 

1.3.2 写作日期 

1.3.3 受迫害的教会 

1.4 启示录主旨和结构 

1.4.1 主旨 

1.4.2 大纲式结构 

1.4.3 交叉排列结构 

1.4.4 互换结构 

2 序言(1:1-8) 

3 第一系列异象(1:9~3:22) 

3.1 人子的命令(1:9-20) 

3.1.1 初次领受命令(1:9-11) 

3.1.2 人子的异象(1:12-16) 

3.1.3 再次领受命令(1:17-20) 

3.2 七教会(2:1~3:22) 

3.2.1 以弗所教会(2:1-7) 

3.2.2 士每拿教会(2:8-11) 

3.2.3 别迦摩教会(2:12-17) 

3.2.4 推雅推喇教会(2:18-29) 

3.2.5 撒狄教会(3:1-6) 

3.2.6 非拉铁非教会(3:7-13) 

3.2.7 老底嘉教会(3:14-22) 

3.2.8 七教会总结 

4 第二系列异象(4:1~16:21) 

4.1 天上的敬拜(4:1~5:14) 

4.1.1 神宝座前的敬拜(4:1-11) 

4.1.2 羔羊前的敬拜—七印的序曲(5:1-14) 

4.1.3 天上宝座的旧约典故 

4.2 七印(6:1-17, 8:1) 

4.2.1 第一印(6:1-2) 

4.2.2 第二印(6:3-4) 

4.2.3 第三印(6:5-6) 

4.2.4 第四印(6:7-8a) 

4.2.5 小结(6:8b) 

4.2.6 第五印(6:9-11) 

4.2.7 第六印(6:12-17) 

4.2.8 第七印(8:1) 

4.3 七号(8:2~9:21, 11:14-19) 

4.3.1 序曲(8:2-6) 

4.3.2 第一号(8:7) 

4.3.3 第二号(8:8-9) 

4.3.4 第三号(8:10-11) 

4.3.5 第四号(8:12) 

4.3.6 小预告(8:13) 

4.3.7 第五号(9:1-11) 

4.3.8 第六号(9:12-21) 

4.3.9 第七号(11:14-19) 

4.4 七碗(15:1~16:21) 

4.4.1 序曲(15:1~16:1) 

4.4.2 第一碗(16:2) 

4.4.3 第二碗(16:3) 

4.4.4 第三碗(16:4-7) 

4.4.5 第四碗(16:8-9) 

4.4.6 第五碗(16:10-11) 

4.4.7 第六碗(16:12-16) 

4.4.8 第七碗(16:17-21) 

4.5 七印、七号、七碗的议题 

4.5.1 七印、七号、七碗发生在什么时候? 

4.5.2 灾前、灾中、还是灾后被提? 

4.5.3 七印、七号、七碗之间的关系? 

4.6 第一插曲(7:1-17) 

4.6.1 受神印的十四万四千以色列人(7:1-8) 

4.6.2 来自各族裔的人(7:9-17) 

4.6.3 总结第一插曲 

4.7 第二插曲(10:1~11:13) 

4.7.1 大力的天使(10:1-11) 

4.7.2 量圣殿(11:1-2) 

4.7.3 两个见证人(11:3-13) 

4.7.4 总结第二插曲 

4.7.5 附录:“一七之半”(但9:27) 

4.8 第三插曲(12:1~14:20) 

4.8.1 龙 (12:1-18) 

4.8.2 兽 (13:1-18) 

4.8.3 拯救与审判 (14:1-20) 

4.8.4 总结第三插曲 

4.9 总结第二系列异象 

5 第三系列异象(17:1~21:8) 

5.1 大淫妇的灭亡(17:1-18) 

5.1.1 异象的引言(启17:1-2) 

5.1.2 异象的描述(启17:4-6) 

5.1.3 异象的解释(启17:7-18) 

5.2 巴比伦的毁灭(18:1-24) 

5.2.1 宣告巴比伦的审判(18:1-8) 

5.2.2 哀悼巴比伦的毁灭(18:9-19) 

5.2.3 执行巴比伦的刑罚(18:20-24) 

5.3 哈利路亚的赞美(19:1-10) 

5.4 白马骑士的审判(19:11-16) 

5.4.1 白马骑士(19:11-16) 

5.4.2 飞鸟筵席(19:17-21) 

5.5 一千年的国度(20:1-10) 

5.5.1 无千禧年派 

5.5.2 前千禧年派 

5.5.3 后千禧年派 

5.5.4 评估各千禧年派 

5.5.5 总结千禧年 

5.6 白色大宝座的审判(20:11-15) 

5.7 新天新地的临到(21:1-8) 

5.8 总结第三系列异象 

6 第四系列异象(21:9~22:5) 

6.1 荣耀之所 

6.2 子民归宿 

6.3 蒙福之地 

6.4 总结第四系列异象 

7 结语(22:6-21) 

8 总结 

9 参考资料 

9.1 英文资料 

9.2 中文资料 

9.3 圣经版本 

ESIN:B11170325591

电子书格式:流式ePub

语言文字:简体中文

字数:256 千字

听书功能:支持

纸书页码查看:不支持

    谈谈本书,使他人受益

    查看更多

    联系
    客服